2012年6月9日星期六

简化字的整理、颁布过程

简化字的整理、颁布过程











1949年10月10日,中国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。


1950年,中央教育部开始进行简体字的研究选定工作。

选定四条原则:
1.整理选定已经通行的简体字
2.简体字以楷体为主,间或采取行书、草书,但必须注意容易书写和便于印刷
3.以最常用的汉字为限,不必为每一繁难汉字制作简体
4.由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实行。

1952年2月5日,新中国第一个主管文字改革工作的国
家研究机构——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。

1953年10月1日中共中央委员会设立中央文字问题委
员会。

1954年10月8日,总理批准设立中国文字改革会。

1950年9月,编制《常用简体字登记表》,分送有关
方面和语文工作者。陆续收到11个团体和52位语文工作者的意见。

1951年拟出《第一批简体字表(初稿)》,为基础进行
删改。
重新编制原则:
1.述而不作
2.以印刷体为主,其构造宜注意与手写体相近。偏旁类推
3.异体字另行处理。
4.简体字表公布时,要繁简对照。‎1953年11月拟出《常用简化表草案》第二次稿。

1954年2月,形成《两千常用简化表初稿》,即《常用
简化表草案》第三次稿。

1954年6月,形成《常用简化表草案》第四次稿。
《手体字表》和《书写字体偏旁类推表》。

1954奶奶11月30日,变成《汉字简化方案草案》。
计收798字。

1955年1月,中文字改革委员会要求各放面人士进行讨论,征求意见。
3月,举行汉字简化和改革报告会。


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收到各界的来信,工5167件,全国
讨论人数达20万。赞成《汉字简化方案草案》的人数达97%。

1955年7月13日,中国文字改革会设立汉字简化方案
审定委员会。

9月,拟出《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》。

1956年10月,《汉字简化方案草案》通过,又做修
改。‎1956年2月至1959年7月分四批推行《汉字简化方案》。
1964年发布、1986年重新发表《简化字总表》。


1964年3月7日发出《关于简化字联合通知》。

1986年,为了便于群众使用规范的简化字,逐步消除
社会用字混乱的不正常现象,重新发表《简化字总表》对原表中的个别字作了调整。


一共37年。

资料源于:
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